帐内总算安静下来,都明白了为何林邑愿意接受如此苛刻之条件。
刘仁愿摆摆手:“此非姜恪之过也,谁能想到林邑上下瓜怂至此?雾温岭被咱们占领,他们居然连一战之勇气都没有,也不知此前为何胆敢挑衅大唐……”
先安抚了帐下将校,而后对姜恪道:“你深知其中究竟,与战报一起前往岘港面见都督吧,此后如何行事请都督示下。”
“喏。”
姜恪领命,带着传令兵出帐,策骑向岘港疾行而去。
*****
细雨蒙蒙,港口之内原本猬集一处密密麻麻的舰船少了大半,习君买已经率领舰队赶赴吞武里,过几日杨胄也将率军前往三岗,两支军队分别由两处河口登陆直取婆罗提拔,攻陷婆罗提拔、覆亡水真蜡之后再合兵一处北上他曲城,将陆真腊一并灭亡。
苏定方在舆图前仔细审视,计算着每一步战略之实施规划,不容许出现一丝半点意外。
等到姜恪带着李谨行李景仁攻陷雾温岭、林邑已经同意投降的消息返回,苏定方愕然半晌,摇头无语。
果然计划没有变化快,最十拿九稳的一处,偏偏最早出现意外……
留守岘港的将校闻听林邑投降的消息,亦是错愕当场。
对于水师来说,林邑是否尸横遍野不重要,诸葛地的死活也不重要,重要的是凭借此战博取功勋,给上上下下的校尉、兵卒谋求一份只能在战争之中获取的丰厚利益。
可如今林邑投降,仗没法打,哪里还有利益可言?
……倒也不是全无利益,只不过最大的利益被姜恪给掳走了。
正堂内,一众将校看向姜恪的目光虎视眈眈。
姜恪只能苦笑。
苏定方沉吟良久,问道:“以你所见,林邑是当真打算投降,还是另有缓兵之计?”
姜恪仔细想了想,道:“怕是真的打算投降,诸葛地虽然屠戮范氏王族窃据林邑国主之位,但其本人优柔寡断、贪婪成性,算不得一方枭雄,之前挑衅大唐只为讹诈,此番水师尽出、兵临城下他早已乱了方寸,待到退路被断、走投无路,已然心灰意冷。”
有人道:“即便雾温岭被咱们攻陷,诸葛地却也谈不上走投无路,还能带着部队撤入深山,以待来势。”
姜恪摇头:“可一旦退入深山,就意味着一段极为艰难困苦的岁月,诸葛地本人享受惯了了,能否承受那种艰苦?他麾下军队是否受得了?以待来势说起来也容易,但是以大唐今时今日之国力,只要占据林邑全境,他岂能见到来势之日?三年五年还是十年二十年?根本没有半分希望。”
堂内寂静,无人质疑。
在深山之中面对粮秣匮乏、军械短缺、军心涣散等等诸多困难,还要面对大唐重兵围剿,那得是何等心志坚毅在之辈才能坚持下去?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可即便能坚持下去,有生之年却也根本毫无希望……
一死了之,或许才是最好的解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