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帝被他勾起了好奇心,“你怎么读的私塾?”
这还真是个好问题。
秦扶清在读书之前,首要解决的就是生存问题。
他不可能为了一己之私,不顾家里人的性命。
所以他三岁开始就努力为家里做贡献,做各种力所能及的家务事,和每个兄弟姐妹搞好关系,打造懂事早慧的好形象。
接着他找到契机,借舅舅的东风靠卖杏子茶挣到第一笔金,又在机缘巧合下结识人生中第一位恩师,只需少许束修,换来一个读书识字的机会,他靠着自己种种努力,换来全家人的支持。
这一步,景帝比谁都明白有多重要。
“你家中兄弟,无人吵闹?”
读了书就不一样了。哪怕只认识少许的字,都可以改变只能种田的命运,这样的机会一生可能只有一次,秦扶清能看出来种田无道,难道其他人看不出来,不知争抢吗?
秦扶清脸上露出怀念的笑容,他并没有隐瞒,而是如实告知景帝,一开始他叔叔家中有些不愿,但并未反对,秦扶清跟着老师读书,借住在舅舅家,天然有舅舅的帮助,而叔叔家的孩子没有,舅舅帮他,家里就能少出钱,这是他的优势。
而秦扶清也没有说读书就全然不顾家中,他每次回家都会教家中兄弟姐妹读书认字,还想法子挣钱,让家里其他兄弟姐妹改变自己的命运。
秦扶清的做法,再次让景帝感到意外。
他以为自己会听到一个血腥的、不顾人伦情谊的厮杀故事,没想到竟然会这么和平。
不由得想到,若是他的儿子能做到这个地步,他又怎么会放不下呢。
秦扶清要说的不是自己怎么读书的,他要告诉景帝的是他怎么挣钱。
当初他才几岁,就有法子挣钱读书,后来在考上秀才之前,他就已经靠“做生意”积攒了一笔不小的财富。
而到现在,若非他注意力都在读书一事上,只怕他早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富人。
景帝眼前一亮,听出秦扶清的用意,“爱卿的意思是,你有把握能为朕挣到钱?”
“正是,臣愿意立下军令状,为陛下肝脑涂地,在所不辞!”
“可是,你要怎么做呢?”
“陛下,臣斗胆向陛下讨要一个官职,可以吗?”秦扶清大着胆子看向景帝,眼神里满是诚恳。
按照惯例,秦扶清考上状元,应该入翰林院,在京中任职,之后顺理成章进入权力中枢。
但现在,秦扶清不想在目前的燕京城里虚度光阴,他想去越州。
“你要去越州?素之问已经在越州了,你去那里要做什么?”
“素大人能为陛下解决的忧愁,臣可能有所不擅长,但臣会挣钱,这是素大人不及我的地方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