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单的过程,足足折腾了一刻钟。
回过神的考生们,个个唏嘘不已。
七十多岁的考生,他们还是第一次遇到,着实震惊不小。
同时心中感慨,科举不易,自己何时才能中举?万不能像这位老人家一样。。。。。。
忽然,一道清脆的钟声悠悠响起。
“肃静!”
几名学政官员巡视考场,发出警告,言说即将开考,任何人不得喧哗!
不多时,一队队卫兵进入考棚,依次发卷。
洪武二十九年山东乡试,正式开始!
与此同时,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乡试,几乎同时开始。
各省乡试的考试内容不一样,但考试范围基本一致。
第一场考《四书》义三道、经义四道。
第二场考五经一道、判语五条、诏诰表内科一道,议论文要求三百字以上。
第三场考时务策五道。
徐闻早已磨好了墨,迫不及待的答题。
简单!
太简单了!
都是熟悉的知识点!
他拥有两世记忆,前身所学和记忆,皆在脑中。
加上一个月的考前冲刺,对于所考内容,徐闻信手拈来,下笔如有神。
乡试考的基本都是四书五经的内容。
没有让人恶心的八股文。
明初科举八股文还未风行,直到一百年后的成化年间才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文体。
对徐闻来说,这次考试只有第三场的时务策稍微有点难度。
就是结合经学理论,对时事政务发表议论见解。
不过,拥有更广阔视野的徐闻,在时务上比古人更有优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