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说你怎么回事儿?为何还不开始在等什么?”
穿着官袍的监考官盯着徐闻,皱着眉头质问道。
徐闻眉头皱了一下,心说自己怎么老被针对?
其实不怪他,只怪他是北方人。
大明初期,南北斗争严重。
不管是朝堂上,还是民间读书人,普遍是南方人瞧不上北方人,称他们为“北方佬”。
其实都是历史遗留问题,毕竟宋朝靖康之变后,历经金、元两朝,北方沦陷了二百年。
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什么,南北差距不小。
饶是朱元璋废胡礼,采取一系列去蒙古化的措施,力图恢复汉族礼仪文化。
但南北对立依旧存在。
这名考官名为白信蹈,是南方人,跟刘三吾一起主持这次会试,所以对于北方人天生没有什么好感。
“哼!不知好歹!”
见徐闻不回答,白信蹈冷哼一声,扔下一句话便转身离开。
徐闻微微摇了摇头,懒得鸟他,这才研墨开始作答。
考试的内容和乡试没什么区别,唯一难点就是最后一题时务策,更加围绕国策,考验考试的政治能力。
接下来的几天之间,对徐闻来说就是一种煎熬。
每天憋在这种地方,简直就像是在坐牢一样。
看日升日落,云起云散,几天时间终于熬了过去。
一声炮响,会试结束,龙门大开。
“少爷,吃饱了没?有没有饿着?”
岳冲早已在外等候,一看到徐闻邋里邋遢的冲了出来,急忙上前关心的问道。
一边问候,一边将准备好的肉包子往徐闻嘴里塞。
陪考过乡试,岳冲依然成为经验丰富的陪考人。
若非卫兵不让,他都想把客栈的床给扛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