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议刚一开始,张世康便提出了领土要求,这无疑给会议蒙上了一层阴影,最起码是对场的蒙古特使来说。
奈曼部的孛罗赤与茂明安布的桑格对视一眼都各自皱眉,两人此前就通过气,知道这次大明朝廷召集他们肯定没好事。
说不得就是要跟大清国一样,要求他们依附成为附庸。
这虽然让他们难以接受,可毕竟形势比人强,不论如何还能得到大明朝廷的庇护。
可是两人却没想到,大明朝廷的要求更为过分。
附庸虽然会失去很多自主权,但起码还能保留他们的汗位,而大明的要求,很明显就是要吞并他们。
这如何能让他们接受?
孛罗赤率先起身道:
“此前大明朝召集我等,只言和议之事,既是和议,朝廷与我等蒙古诸部应当是平等的关系。
大元帅如此无礼的提出领土要求,是否有些不合规矩?
毕竟在我等的心目中,大明朝向来是礼仪之邦。”
孛罗赤倒是没把话说死,而是从汉人传统的角度开始反驳。
毕竟儒家向来以仁义礼智信来约束百姓,乃至皇亲国戚也要受其约束,在战事上讲究师出有名,即使战胜也应该是德胜。
比如永乐帝出兵蒙古的理由是,蒙古人时常犯边劫掠边境百姓,需要教训。
于是大军五征蒙古,真个就是把蒙古人教训了一顿,却并未提出领土要求,因为这不符合儒家的礼。
桑格闻言大点起头,认为孛罗赤真是聪明。
在场的其他部落特使也都看向张世康,想看看这位年轻的大元帅会如何应对。
张世康的脸色丝毫没变,甚至还有点想笑,可他受过专业训练。
他没急着答复,而是端起酒杯抿了一口,这才道:
“原则上,我大明确实如此。”
这话一出口,孛罗赤两人就都松了一口气。
只要能保住部族的领土,就算成为朝廷的附庸,那他们此行也是有功而无过的。
然而这口气刚松下来,就听张世康继续道:
“可是……原则在我手上。
不止是漠南,漠北、漠西都将在不久之后纳入我大明版图。
尔等应该明白,战场上得不到的,外交也不可能得到。
如今我大明兵精将广、国库充盈,只以虎贲军便可荡平尔等。
召集尔等来,不过是念着尔等土地上的百姓之性命,若尔等真要顽抗,那才是真的不将尔等的百姓放在眼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