唯一的缺点,大概就是挑战伦理底线了,还是不要做的太过为好,容易引发混乱,不利于社会发展。
刘晋也没想过整支亡灵大军出来,这个技能对他的作用,应该会在几十上百年后才能体现。
毕竟他寿命悠久,亲朋好友迟早会一个个离他而去,最后只剩下他一个,孤家寡人,形单影只。
那种孤寂,想想都是煎熬。
现在嘛,无所谓了,以后想谁了,就拉出来唠唠嗑,不想了,就尘归尘土归土,也算是一种精神慰藉。
系统还是很贴心的,憋了这么久,终于憋了个大的。
美滋滋。
另一边,蹇硕也念完了封赏圣旨。
文武百官是各种羡慕嫉妒恨,知道从龙之功霸道,但没想到居然这么霸道。
真正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。
连他么周异都封了个不大不小的爵位,彻底端上了铁饭碗,就离谱。
周异的儿子周瑜更是直接去了大将军麾下,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要重点培养的节奏。
面对这份恩宠,周异在朝堂上面哭的稀里哗啦,指天发誓如有二心不得好死。
没有人笑话周异,换做他们,可能表现的更夸张。
袁隗对刘晋的封赏也很是满意,因为袁绍去了卢植的尚书台。
尚书台虽然名义上挂在九卿之一的少府下面,俸禄也比较低,但人家属于皇帝的秘书机关,只要皇帝愿意,任何事情尚书台都可以插一手。
就像卢植这个尚书令,因为刘晋的信任,三公在他面前都端不起架子来。
尤其是最近几年,尚书台分走了三公不少权利,可以预见,脱离少府那是迟早的事。
所以袁绍去尚书台,也算是出息了,未来说不定能混个尚书令当当。
封赏完毕,轮到了正儿八经的朝会。
“陛下,先帝明日下葬,该定谥(shì)号了。”
卢植站出来提醒刘晋,恩也好,仇也罢,现在可不是任性的时候。
刘晋点点头,所谓谥号,就是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人死后,朝廷根据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,或褒或贬,不一而足。
“诸公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?”
没有的话,我可就要独断专行了。
“这……”其他人面面相觑,这个不太好评定啊。
论功绩,刘宏开疆拓土,各种高产粮种推广,虽然跟他没多大关系,但确实是在他的治下。
论过失,刘宏卖官鬻爵,任由宦官横行,引发黄巾反叛,又算计虐杀亲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