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朱疑惑。
周琛看向老朱,仿佛在看个二傻子一样:“陛下,你蠢呼?这黄子澄如此行径,商贾还能在湖广?几个月前湖广八九成的商贾就撤离了,在黄布政使的治理下,湖广几乎看不到商贾的踪迹!”
“陛下,你现在明白了吧?”
“额。。。。。”
老朱一愣:“明白什么?”
这下轮到周琛愣住了。。。。。。
“您不明白?”
“咱该明白?”
老朱也是懵逼,而后看向满朝文武:“诸卿,你们明白了吗?”
文武百官此刻也是一脸懵逼。。。。。。
周琛扶额。。。。。。
就在他准备解释的时候,一人忽然站了出来!
“父皇,我明白了!”
思考中的朱棣忽然想到了什么。当即站了出来。
“哦?你明白了?”
老朱看向自家老四,有些惊讶:“你明白了什么?”
老朱确实是好奇,自己和满朝文武都不明白,你丫明白了?
朱棣看了周琛一眼,而后道:“其实儿臣也是因为在开发区待了一段时间才能反应过来的。”
“周知府想说的应该是湖广没有了商贾,所以导致了资源分配不平衡。。。。。”
随着朱棣开口,一旁的朱樉和朱棢也是猛地恍然!眼前一亮!
“周知府曾说过,士农工商,四者都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,缺一不可,士人明理善于管理,可以带领百姓寻找发展的方向;农户是生产者,把物品生产出来之后就需要由商人组织分配到各个地方,形成供求平衡的稳定状态。而匠人的存在则是能够让农户拥有更方便的生产工具,用好的工具就能让农户花同样的力气收获更多的粮食。。。。”
“父皇您试想一下,若是大明没有了商贾,那这粮价如何形成?靠官府定价吗?可有些地方发生了水灾,粮食短缺,若是定价更改不及时是否就会出现粮食被抢购一空,饿殍遍地?官府有能力快速运粮过去吗?不能!我们的反应不可能那么快!调集粮草也并非简单之事。”
“没有了商贾,那各地的产物就不可能流通到其他地方,每个地方的物价都会相差巨大。”
“若是平常时期湖广商贾被黄子澄逼走那最多就是百姓不方便一些,倒也不会出什么大事,可湖广刚遭灾,遭灾之后粮价必然上涨,商贾为了赚钱必然会运粮入湖广,这些粮就是湖广的救命粮!而现在,这些粮食就没了。”
“没有了商贾粮食无人运输,自然就无粮入湖广,湖广地区粮价飙升是必然之事,而如此的话原本足够赈灾的百万两银子也就买不到足够的粮食了。。。。”
朱棣一口气把自己能想到的所有给说了出来,这段时间在开发区做事他真正看到了商贾的作用!
而此一番话后,满朝文武已经齐齐傻眼。。。。。
老朱也傻眼了。。。。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