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凑到鼻尖闻了闻,果然只有淡淡墨香,不见半分异味。
讪讪一笑,有些不好意思的点头附和:
“是阿婆糊涂,听了旁人的瞎话,这才错怪了小公爷的一片好心。”
“阿婆若还不信,不妨看看这里。”
李斯文拿着这本书册的上半,翻到扉页,指着‘汤峪农庄监制’几个字旁边的小印。
“大伙看看这个印章,眼熟不眼熟,这是药王孙思邈常用的私印,找他开过药方的应该认识。”
“阿婆认得,阿婆认得,这就是那位老神仙的印章。
前些天某那可怜的大郎,才在医院做了手术,和那药方上的印子一模一样!”
一听这话,李斯文狐疑的打量阿婆几眼,眉毛挑了挑。
还真别说,这位阿婆和那位得了肠痈的农家汉子,长得还真有几分相似。
什么缘什么分呐!
一边盘问着她家大郎的病情,一边对众人说明:
“孙道长的医者仁心,想来大伙都清楚。
昨天在医院里,他老人家还在拿这油墨写药方,若是真的有毒,他能放心用?
大伙说说,是不是这个理!”
“没错没错,老神仙为人心善,最是可怜咱们这种穷人,开个药方不要半分钱,绝对不会害咱们!”
这话刚落下,人群外忽然传来一阵马车轱辘声。
众人回头一看,只见白眉白须的老神仙,披着件素色道袍掀开车帘,急急忙忙的从车上下来。
手里提着个药箱,另一只手攥着本书册。
不出意外的话,之前还在医院里看病开药,听到消息便匆忙赶了过来。
“看样子。。。老道来晚一步?”
看着各个面露羞愧的百姓们,还有昂首挺胸,分外骄傲的侯杰,孙思邈暗暗松了口气,当即脚步慢了几分。
在人群里左右巡视一圈,走到几位文人打扮的书生面前,将手里的书册递了过去。
“你们是国子监的学生?”
几位书生相视一眼,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:
“回药王,某们都是国子监的肄业生,听老师几次称赞《三字经》,特意赶早过来入手几本。”
古人写字于方版间谓‘之业’,师授生曰‘授业’,生受之于师曰‘受业’,习之曰‘肄业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