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长卿拧眉:“章秘书丞对他如此盛赞,只怕他并不领情。”
章琼淡声道:“君子之交淡如水,小人之交酒肉亲。”
“我与他,是君子之交,不愿见他穷困潦倒,白白浪费一身才华,方才举荐罢了。”
高楷笑道:“既如此,由你书信一封,派奉宸司校尉送到他手上。”
“他若愿意来,便让苏行烈、王景略二人设法相助,北上长安。”
“遵令!”章琼连忙应下。
众人虽觉大费周章,但并未直言反对。
沉默片刻,沈不韦忽然说起一事:“大王,您膝下惟有一子,实在单薄。”
“后宫也只有王妃、薛侧妃两人,理当广纳妃嫔,绵延子嗣。”
听闻这话,众人皆是赞同,大王就这么一个王妃,一个侧妃,区区两个人,简直让人心酸。
更只有一个儿子,连女儿都没有,着实不利于社稷稳固。
高楷摇头失笑:“天下尚未平定,我无心于后宫之事,容后再议。”
说话间,忽见唐检来报,黔中道又有蛮族首领上表归附。
高楷笑道:“让许晋斟酌,分置各州。”
“是!”
狄长孙拱手:“大王,有功将士名录已然拟好,只等您过目。”
高楷点头:“按功行赏,战死者名列英烈祠,抚恤加倍,不得有误!”
“遵令!”
裴季忽然起身,拱手道:“大王,诸道秋闱已毕,各州举子答卷,已然抄录好,送来吏部备份。”
高楷恍然:“重开科举之事,说了这么久,却迟迟不见落实。”
“想必,诸道士子难免抱怨。”
徐晏清笑道:“天下未平,自然以征战为第一要紧事,有所疏忽实属正常。”
高楷微微颔首:“把他们答卷送来宫中,我倒想看看,有哪些才子。”
“是!”裴季答应一声,忽又问道,“明年便是春闱,敢问大王,定在哪一月适宜?”
高楷沉思片刻:“二月尚且寒冷,三月也有倒春寒,便定在四月举行省试。”
“大王仁德!”裴季称赞一声。晚一个月,那些偏远州县的举子,便可多一个月准备,不必匆匆忙忙,在寒风凛冽时,丢了性命。
“传令各州刺史,赠举子路费,尤其是家境贫寒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