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日后,清晨。
一骑快马卷着一路风尘,冲入了镇北关。
马上骑士身着御前侍卫的服饰,满脸风霜,显然是日夜兼程,不敢有片刻耽搁。
他带来的,是皇帝的亲笔回信。
议事厅内,李显扬展开那封用词考究,充满了帝王权术的信,脸上却露出一抹冷笑。
信的内容,与王安石的谋划如出一辙。
皇帝在信中先是痛斥了齐嫣然大逆不道的行径,又话锋一转,表示顾念叔侄之情,不忍康王在北境受苦。
至于烛影的解药,他言明此乃前朝禁物,早已失传,但他愿意倾尽国力,为李琼寻访天下名医,搜罗奇珍异草。
通篇下来,就是一个字:拖。
“好一个倾尽国力。”周平站在一旁,不屑地撇了撇嘴:“我看他是想倾尽国力,调兵遣将,把我们这镇北关给平了吧。”
“他想拖,我们偏不让他拖。”李显扬将皇帝的信,随手扔在炭盆里,火苗一卷,那封凝聚了帝王心术的信,瞬间化为灰烬。
“我们送去京城的第二份礼,算算时间,也该到了。”李显扬的眼中,闪烁着算计的光芒。
就在皇帝的信使还在庆幸自己完成了任务,暂时稳住了北境这群疯子的时候,另一阵狂风,已经在京城掀起了滔天巨浪。
这一次,不再是坊间流言,而是雪片般的状纸和血书,被送进了大理寺、御史台,甚至还有人冒死,将东西扔进了几位内阁重臣的轿子里。
这些状纸和血书,都指向一个名字康王赵钰。
状告的内容,更是耸人听闻,罄竹难书。
从强占民田、逼良为娼,到草菅人命、私设水牢,桩桩件件,触目惊心。
其中最令人发指的,是一份详细的名单,上面记录了数十名被康王虐杀的无辜少女的姓名、籍贯和失踪日期。
而提供这份名单的,正是康王府那位被俘的总管太监。
地牢里,那位养尊处优的太监,在周平那几样看似简单,却能让人痛不欲生的审讯手段面前。
连半个时辰都没撑住,就把康王的老底,连同他自己这些年做的恶事,全都倒了个干干净净。
一时间,京城舆论哗然。
如果说之前齐嫣然绑架亲王,让百姓觉得北境太过嚣张。
那么此刻,当康王的累累罪行被揭开,风向瞬间逆转。
“我的天,这康王简直是披着人皮的畜生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