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怎么可能废除新法自断臂膀,让旧贵族们遂意?
【嬴驷(秦惠文王)对这件事情的处置堪称完美,既杀掉商鞅建立了自己这位新君的威望,同时维持新法保证了秦国国力的继续增长。】
【也正是嬴驷在位期间,秦国南下先后夺取了汉中和蜀地,并多次击败西戎、义渠以及东方各国,成长为能和齐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。】
大秦世界中,秦始皇嬴政缓缓点头。
“惠文王的确是一个无可争议的明君。”
扶苏连连点头,感慨道:
“若是没有和商鞅之间的冲突,惠文王的一生应该堪称完美。”
秦始皇嬴政哈哈一笑,道:
“这世界上哪里有完美的人?都是踩过无数坑之后逐步成长起来的。”
“若是当年不被旧贵族们算计导致触犯新法,惠文王应该是没办法成长到历史上这种水平的。”
扶苏听到这里,立刻想起了孟子的那番话。
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……
但马上他又想起了另外一句话。
事物都有两面性。
失败挫折的背面,其实就蕴含着通往成功的道路。
扶苏突然想到历史上的自己。
被逐出咸阳,其实就是一次可以磨砺自身的失败。
但历史上的扶苏很显然并未吸取教训。
明明蒙恬和其他人都提醒扶苏那份赐死的圣旨可能有问题,但扶苏还是直接自杀,也因此逼死了蒙恬。
如果能吸取被逐出咸阳的教训,那历史就必然会走向另外一个不同的发展。
扶苏的威望其实是很高的。
《史记》中明文记载,历史上陈胜吴广起兵打的可不是“光复六国”的口号,而是“为扶苏公子报仇”!
两人起兵的地方大泽乡可是那个号称“楚虽三户亡秦必楚”的楚国旧地。
陈胜吴广在楚国旧地打出为秦国皇子复仇的口号,却能在短时间内聚集十几万兵马,点燃了全天下的反秦烽烟。
这也就引申出了另外一种说法。
本来天下人受够了秦始皇嬴政的苛刻,但一想扶苏马上登基……
忍忍吧,等扶苏公子登基,大家的日子也就好过了。
结果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