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么大的鱼,上来都还没死透,杀的时候,鱼尾拍打处理台砰砰响。
等处理完第一条抬过来的蓝鳍金枪鱼,大家就直接抬去给厨师安排。
“这个半成鱼这么大,成鱼估计得翻一倍,能有个4米,大几百斤吧?”
“肯定的。”
“啥时候能捕捞到就好了。”
“那你多拜一拜……”
大家闲聊着处理着货,一包货刚放下来,就有专门的人紧接着将集鱼袋网囊放回海里,等渔网里的货又流通到底部的集鱼袋里头,就又吊上来一包。
这一包货照旧还是先卸到卸渔区,然后才输送到分拣台。
“看又有蓝鳍金枪鱼。”
“那个长鳍金枪鱼个头好小……”
蓝鳍金枪鱼的特征非常明显,背部是深蓝色或黑色,第一背鳍是黄色或蓝色,第二背鳍是红褐色。
尾鳍像一轮弯月,尾柄两侧各有1大2小的隆起脊。
长鳍金枪鱼相对苗条一些,更何况这个也不是成鱼,也算是半成鱼,但这个体型就小了一倍了,就只有一米左右,单只也就四五十斤。
它的第一背鳍是深黄色,第二背鳍是浅黄色,背部也是深蓝色,但腹部是银白色的。
两种金枪鱼一眼就能辨认出来。
但是有蓝鳍金枪鱼在前面,谁还看长鳍金枪鱼?大家注意力都在蓝鳍金枪鱼上面,就盯着这条鱼清点了。
等处理好也是归类放好,然后才抬到冷冻室。
马鲛鱼也需要放血,处理的工人都分工分类。
那尖利的分鱼刀精准剖开马鲛鱼的鱼鳃盖,刀刃划过鱼腹的“嗤啦“声与鱼血喷溅声交织,钩出内脏,到时候混合着甲板血水,从台面活门坠入底舱原料池。
到时候要跟那些小鯷鱼一起进行螺旋绞杀,后面还要蒸煮,压榨。
他这船上现在加工流水线都有了后,连内脏都利用起来,绝不浪费一点,变废为宝。
就是现在的鱼粉加工设备也简陋,都是半机械化处理,全程都需要人工。
而鱼粉加工的过程中,那味道别提多销魂了,蛋白质水解产生的三甲胺气体能穿透舱壁。
也就是在海上,气味散的快,但是到时候对甲板上的工人也是一种折磨,毕竟是不停的生产。
所以他才在出发前准备了一些医用口罩,可以挡风又能捂着鼻子,挡一点气味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不过这会一个个都不当回事,没谁戴着口罩,等会儿开工就知道鱼粉加工的销魂气味了。
这要是在陆地上加工,能飘出十里地,祖宗十八代都能被人问候几百遍。
想到这里他又叮嘱了一下,“晚一点启动加工鱼粉时,记得戴上口罩,不然那气味有的你们受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