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坤未吃完的一些菜打算倒进潭中,被赵勤给制止了,“别洗了,就放桶里,带回去再处理。”
厨余的油脂,也会污染水质的,特别是现在后山的生态链如此脆弱。
收拾妥当,几人先到第一个水潭,将瓶子给收了,泡在水里快两个小时,好家伙,每个瓶子都钻了不少白条,
这鱼性子非常急,狭小的空间里横冲直撞,所以虽说一直在潭中,已经有近一半死了,
“蔡伯,带回去喂鸭子吧。”这鱼鲜食刺多,并不好吃,赵勤开口道。
老蔡点头,将里面一点苦花和马口挑出来,“这些到时油炸了,你们晚上当个下酒菜。”
赵勤抬手看了眼时间,两点半了,“蔡伯,不管有没有,咱赶早收吧,回去还得不少时间。”
下山得一个小时,开车回去又得一小时呢。
“行吧,那咱开收。”
“我跟刚子打了赌,我俩来收就行,你在旁边帮我们看着。”没将老蔡绑为工具人,所以还是不让他动手了。
“我收第一个肯定开门红。”李刚比他还急,说着,已经站在第一个笼子留线的位置。
“小心点,别贴着石头拉,容易挂笼子。”蔡胜提醒了一句,
结果这货还就挂了,他正打算用力扯,被赵勤制止了,“笼子会拉破的,我来试试。”
接过绳子,他先松了点线,确定笼子下沉后,他往左边移了一步,尽量的身体前倾,开始缓慢的往回收,
还好没有再挂,第一笼顺便的出水,
蔡胜瞪大眼盯着网头,下一刻惊喜的大喊,“有有有,还真有,看着不少,小心点。”
地笼里的鱼获,在进入地笼后,由于出不去,就会找出口往两边游动,所以大部分货都会集中在头尾两边,
当然,也有一部分地笼,网头部会在水上,一部分鱼游至网头部是为了换气。
赵勤也看到了网头白花花的鱼获,但好像大多是白条,他倒是看到了几尾马口,至于赤鳞鱼他压根不认识,自然也没看见,
不过他相信老蔡,人家老渔民说有,那肯定就有了,但愿搞多点,够吃一餐最好。
等到网尾出水后,老蔡感觉浑身跟过了电似的,“乖乖,网尾好像更多,快拖上来,手上稳点,看这情况,说不准这一网就能有一斤。”
一斤可就是几千块,一个小小地笼的收获或许就顶别人两三月的工资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