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送小婷子回屋,许大海笑着摇摇头,王教授是北大的退休教授,专业能力没的说,教初中语文是手拿把掐。
带学生研学的事儿,其实是老爷子想公费去旅游,咳咳,这是小事儿,只要学生们确实能长见识,有所收获就行。
并且他早就和许大海商量过了。
若是没有许大海首肯,老爷子也不会和学生们讲。
给狗子们梳完了毛,许大海放回铁梳子,伸个懒腰,出门往西来到屯内养殖场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几只狗子摇着尾巴,跑在他前面,偶尔停在电线杆旁,抬腿撒点尿。
经过这两年的扩建。
屯内的养鸭,养鹅,养鸡,养猪,养羊圈场等,规模远胜之前,举目望去,只见一个个棚圈连成了片,一眼望不到头。
场面相当壮观。
各种牲畜禽类的叫声,彼此相闻,充满田园气息。
还有不少狗护卫,猫巡捕分散四周,玩耍工作两不误,拱卫着安全。
“小海来了?”许勇卷着裤腿,赤着上身,正推着独轮小推车从猪圈里出来。
“嗯呐,快下班了吧?”
“快了,把剩下的猪粪清理完就回去。”
屯里的养殖场不仅给村民们分红,还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,数量很多,每个村民都可以来。
不过随着生活条件变好,很多村民压力也小,不再愿意过来工作。
所以养殖场便从周围的屯子,也招了部分短工,让周围屯子的村民,也有了一些工作机会。
去找厂长孝文爷聊了会天,下下象棋,又喝了杯茶。
孝文爷对许大海也很礼遇,盖因为现如今养殖场最大的一条销路,是许大海帮忙找的。
先由卡车,再经火车,运到大连后,一部分就在大连市内销售,还有一部分运往日本或韩国。
经这条销路获得的金钱,占养殖场收益的九成!
至于原本秦县长帮忙找的销路,随着秦县长升职,远调出本省后,那条销路就萎缩了很多。
又坐了一会儿。
知道孝文爷还要忙。许大海便带着狗子离开,前者送到门口。
刚出来,就听北边传来喊声:
“海叔!海叔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