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零点看书>朕真的不务正业 >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衙斋卧听萧萧竹,不知民间疾苦声(第5页)

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衙斋卧听萧萧竹,不知民间疾苦声(第5页)

杂报还举了一个例子,大明着名女诗人朱妙端,她的丈夫周济是四品官,所以册封夫人就是:安庆知府周济配朱恭人;而《海宁周氏族谱》,对朱妙端的记载也是:子济,字汝航,号简庵,成化四年岁贡福建光泽教谕。朱恭人幼聪慧,七岁能诗等。

无论是朝廷册封的官碟,还是自家的族谱,都不冠夫姓。

从妻从夫姓,到妻冠夫姓,再到许民自决,再到普遍不冠夫姓,客观的反应了时代的变迁。

杂报从冠夫姓,谈到了子女随父姓这个现象。

这位笔正的看法非常有趣,他认为母子是一种血缘关系,而父子是一种社会关系。

这个观点和汉之前,男子用氏,女子用姓的现象是非常契合的。

父子是一种社会关系,这个提法真的很大胆。

在自然界,除了鸟类和鱼类之外,其他动物,雄性照料幼崽的现象十分的罕见,尤其是胎生、哺乳类的动物,几乎没有雄性照料后代的现象,即雄性负责保护幼崽、社会性教育幼崽、理顺毛发、抓虫、捕食等等行为。

人也是一种动物,看过解剖论,就会发现人和一些动物的器官,是高度相似的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按自然之理而言,人类也应该展现这种动物性,即:男性不抚育后代。

孩子随父姓这个现象,就是人为的套上了一层枷锁,建立了一种社会关系,再加上传宗接代的观念灌输,逐渐演变成了家庭的分工,并且成为了社会基石。

这位笔正做了个大胆的假设,如果慢慢发展之下,就像是冠夫姓不断变化,整个社会不再认可子嗣随父姓,瓦解这种社会关系,会发生什么?

还别说,真的让这位笔正给找到了社会实例!

不是某个个体,而是一个庞大的群体,这位笔正了解到,在遥远的西洋,昆仑奴们,就没有父亲。

得益于大明大航海,各种海外的消息,被水手、随船的舟师记录了下来,变成了各种杂报、书籍,传播到了大明各地。

大明商人在莫桑比克总督府,见到了一种红泥人,他们全身上下,涂满了红泥,以贩卖珍珠和各种瓜果为生,这些红泥人,也是昆仑奴的一部分,就普遍没有父亲。

这个地方的传承,让大明商人十分的惊讶,因为普遍没有父亲,最终形成的是舅甥继承制。

舅舅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不是自己的儿子,更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在哪儿,但这位舅舅他姐妹的儿子,一定是自己外甥,所以通常舅舅临终前,会把所有财产,留给外甥。

没有建立父子这种社会关系的非洲大陆,这种社会架构,对于大明人而言,真的非常难以理解,但当地人认为理所当然。

朱翊钧看完了所有的杂报,挑选了两份,放在了邸报上,刊发全国各府州县。

除了这一篇冠夫姓随父姓的文章外,另外一篇文章引起了皇帝的注意,那就是关于社情民意汇集的文章。

大明邸报、官报、杂报三大类报纸的流行,尤其是杂报的流行,让社情民意更有效率的汇集到了衙门里。

各地主官衙门,对于各地方的杂报,还是非常留意的,哪怕是皇帝陛下本人,对这些杂报也是相当的关注。

邸报是朝廷最高级别的报纸,信息全都是朝中大事,而官报则是各官方衙门设立的报纸,主要是各衙门口的情况,阐述政策和推动政令。

而杂报,则是反馈社情民意。

同样,这诞生了另外一个棘手的问题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