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零点看书>朕真的不务正业 >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汉使如父母,诚不可去(第2页)

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汉使如父母,诚不可去(第2页)

“谢陛下隆恩。”柯延昌收好了自己的崇古进步奖奖牌,正面是技术进步奖,背面才是王崇古敬赠。

柯延昌其实不太想要这块牌子,因为王崇古是个奸臣。

可是看着王崇古带出来的匠人们巧夺天工般的技艺,还是让柯延昌对王崇古奸臣的身份,产生了一些怀疑。

或许可能,王崇古也不是个奸臣,只不过是朝中政斗扣的帽子?朝堂斗争对柯延昌而言,有些复杂了,他懒得多关注了,这进步奖,是对他贡献的肯定,他受之无愧。

朱翊钧和柯延昌一边走,一边聊着关于绿矾油生产和胆矾农药应当如何使用的问题。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多数时候都是柯延昌在说,朱翊钧在听,有的时候,朱翊钧也问一些问题,话题逐渐从农药变成了农事。

比如中盛良薯一号的培育,速生杨的推广,大明在多地栽种了数十万亩的速生杨,人工林的轮种,好处很多,每多种一颗速生杨,就少一棵树被采伐。

大明对木材的需求几乎是无上限的,但大明的植被覆盖率也很低,水土流失严重,如何在发展的过重,防治水土流失,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,也是大明发展路上遇到的难题。

“大医官们对中盛良薯产出的土豆,进行了长达三年的试验,启用了三百个标本,进行了长期观察,发现土豆确实有资格成为主粮,即便是重体力活儿的劳作,也不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。”朱翊钧说起了土豆作为主粮的医学实验。

大明大医官们虽然没有太好的检测设备,但有皇帝特批的标本进行直接试验。

土豆的营养价值得到了实践的验证,这种产量高的农作物,的确可以更加容易的喂饱大明百姓。

“真的是个可喜可贺的消息。”柯延昌眼前一亮,这种高产量、易种植的农作物,最怕的就是缺乏了大明尚未了解的东西,导致不能长期服用,不能成为主粮。

现在看,可以暂时放下这个顾虑了。

“朕听闻柯博士还帮宁远侯开辟了五十万亩的棉田,详细讲讲。”朱翊钧说起了西域开拓的事儿。

柯延昌极其感慨的说道:“还是要谢过宁远侯的救命之恩,在哈密找盐生植物的时候,被马匪给抓了,是宁远侯四处搭救,才把臣给救了回来。”

“马匪?”朱翊钧立刻就感觉到一股凉意,从尾椎骨直冲天灵盖!

柯延昌要是出了什么事儿,朱翊钧怕是要把西域的马匪全部撕碎,都不能解恨。

大明外派的农学博士,都有五十名缇骑随扈保护安全,可不是让柯延昌一个人在大漠里晃荡,可能正是因为有随扈,才让马匪觉得这是一条大鱼。

柯延昌找到了一种盐生植物,让人送往嘉峪关,身边护卫力量减少,就被马匪给围了。

马匪求财不求命,李成梁得知消息后,让马匪这条道上的虎爷出面,把人保下来了,虎爷是投靠李成梁的马匪之一,算是招安了,原名马三虎,在道上颇有威望。

马三虎把人赎了回来,李成梁并没有发作,倒是马匪们炸了锅,直接把劫了柯延昌的马匪窝给端了。

马匪们不这么干,李成梁就要把所有的马匪窝都端了。

朱翊钧了解了事情的始末,柯延昌不让人上报,是他觉得这不算什么大事,出门在外,遇到什么危险,都不算稀奇,为了这点小事,惊动圣上,责问地方官员,会给柯延昌以后的出行带来些困难。

“该死的马匪!”朱翊钧恶狠狠的骂了一句,他不知道也就罢了,知道就不能这么善罢甘休。

大明在西域拥有宁远侯坐镇的武装力量,这些马匪成了大明重开西域路上的绊脚石,那就碾碎他们就是了。

朱翊钧立刻让李佑恭下章宁远侯,这些马匪,应剿尽剿,用他们的人头,为营造安宁西域出一份力。

柯延昌说了很多西域的情况,和大明士大夫想的不一样,西域上到国主、万户贵族,下到百姓,竭诚欢迎大明王朝前去王化。

因为按照西域人的经验,中原王朝来了,青天就有了,日子就会安稳下来。

只要中原人一来,就有西域人支持中原人建立统治,甚至在西域有句话:汉使如父母,诚不可去。

两汉交际时候,西域和中原断绝了联系,光武帝再建东汉,国力有限,没有重开西域都护府的打算,西域被匈奴统治,匈奴对西域的统治,可谓是人神共弃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