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零点看书>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 > 第382章 南京监国(第1页)

第382章 南京监国(第1页)

话说远在南方的朱国弼和董廷献分两路行动。

朱国弼和刘泽清一路直奔长沙而来,此时整个湖广南部人心惶惶。

崇祯十六年的五月,张献忠攻克了湖广的省会武昌,改武昌为天授府,自称“大西王”,声势浩大,一时无两。

不过称王的代价还是挺大的,当即就遭到官军的围堵。本来已经被赶出湖广的左良玉再次西进,张献忠的先头入川部队又在四川夔州大败。

张献忠部此时可谓是四面皆是敌人,北面占据襄阳的李自成对其占据武昌甚至称王很是不满,东面的左良玉部就像是狗皮膏药一样又巴了上来。

西面的四川官军集结在夔州一带,四川总兵,石柱宣慰使秦良玉亲自带兵守卫夔州。

南面也都全是官军的领地。

不过张献忠左顾右视发现三面皆是硬茬子,也就南面好像要弱一点,于是便过江南下,准备经略湖广南部积蓄力量西进四川。

朱国弼和刘泽清趁乱进入长沙,此时长沙地区乱作一团,一是张献忠部在长沙北面不断的攻城掠地,二是长沙的官府群龙无首。

甚有声望长沙知府堵胤锡此时已经到京师去述职去了,长沙同知是个碌碌无为之辈。

打探到慧王朱常润暂居于长沙吉王府,二人当即前往拜会。

面对前往南京称帝的诱惑,慧王朱常润第一反应是害怕,第二反应是要举报二人。

这顿时就把朱国弼给弄傻了,叫你去当皇帝你居然还畏首畏尾?

还好刘泽清是个狠角色,当即一拳就把慧王朱常润给打晕了,然后用麻袋装着趁乱离开了长沙。

崇祯十六年的七月,没有靠朝廷的一分援助,还在南北似有似无的阻拦下,漕运总督史可法全靠自己的努力终于疏通了运河。

运河一通,朝廷土地征税三策将要南下,顿时在南方地区疯狂的传播。还有便是北方夏收的真实情况也传到了南方,士绅们顿时哗然。

这朝廷是真的不给士绅一点的活路啊。

七月十日,江南的士绅在南京聚集,董廷献在集会上数落朝廷的数条苛政,并第一次提议在南京拥立新帝对抗北面的朝廷。

不过当即遭到了士绅们的一致反对,这拥立新帝可是等同于造反,一旦踏出这一步就彻底没有回头路。

七月十五日,董廷献再次召集士绅,并请出了江南地区甚有名望的文人领袖钱谦益,并提出拥立慧王朱常润为监国,对抗朝廷的苛政。

士绅们这才答应了下来,这拥立新帝是造反,这拥立监国是为了对抗朝廷的苛政,还有回旋的余地。

南方的士绅们把两面三刀玩得是炉火纯青,再次把朱国弼给弄傻了,怎么造个反就这么难啊。

朱国弼和南京城里面的灵璧侯汤国祚串联,又在士绅们的帮助下,软禁了魏国公徐文爵,彻底拿下了南京的兵权。

将慧王朱常润推出来监国,钱谦益任南京吏部尚书为文官领袖,传檄四方,这不伦不类的造反才正式启动起来。

钱谦益这时才发现被耍了,说好的内阁首辅大臣,现在变成了吏部尚书?

当然董廷献的解释,现在慧王还没有登基,等登基了你钱谦益就是内阁首辅。何况你钱谦益现在的位置和内阁首辅有啥区别。

钱谦益只得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,当然钱谦益的影响力还是挺大的,他的加盟,为南京小朝廷至少拉到了江南地区一半的读书人的支持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