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婆婆冷冷道:
“可是事件没有完结,不久后,乾坤笔张允中大人说杜家之事埋下祸根,会危及大汉王朝,为天下带来灾劫。”
后来的事,赵福生连猜带蒙,也想到了结局。
“张大人说,杜美人怀的是鬼胎,将来会引发乱象,会令厉鬼失控,会诱发百鬼夜行。”
“鬼子降世,鬼母复苏,红云盖世。”
许婆婆道。
“后来张大人要求皇上将杜美人处死。”
赵福生听到此处,疑惑不解:
“人死便有厉鬼复苏的概率,我们至今仍不清楚鬼是什么样的条件下才会复苏的——”她说到这里,顿了顿。
其实赵福生嘴上虽说不清楚厉鬼形成的原因,但实际她一路办鬼案到现在,心中已经隐隐有了一丝明悟。
这样的世道混乱不堪。
朝纲不稳,驭鬼者大权在握,为所为欲为,镇魔司所在当地,百姓的生活好坏仅系于驭鬼者良知。
若驭鬼者尚未泯灭人性,那么百姓尚且还有一丝活路——这种活着只是基本的生存,没有任何生活质量可言,活下来的人麻木、冷漠,如同行尸走肉。
而驭鬼者要是丧失人性,结果凄惨,就以上阳郡朱光岭为例,以一己之私会造成大量百姓惨死。
民不聊生,百姓怨声载道。
赵福生想起百姓的虔诚祭祀能供奉鬼神,那么百姓的怨气会不会是滋养厉鬼的元凶呢?
如果这世道艰难,致使世间怨气冲天,厉鬼频频复苏——为了克制厉鬼屠戮百姓,镇魔司的驭鬼者面临厉鬼,最终心生戾气,再将死亡的阴影、恐惧转为对百姓的压制。
恶性循环。
赵福生又想叹气。
“张允中当年提起要杀死杜美人,难道不怕杜美人及她腹中双胞厉鬼复苏吗?”
人死便化鬼,这种厉鬼复苏的事件可不一定会因为人的死亡时间、死亡原因发生改变的。
无论人是冤死、横死亦或心甘情愿赴死,都有概率厉鬼复苏。
赵福生想起了庄四娘子。
她一生凄苦,死亡是她已经预料到的后果——可哪怕她甘心赴死,最终仍酿造悲剧。
……
杜美人的情况也相似。
张允中作为执乾坤笔的王将,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。
杜美人如果注定厉鬼复苏,那么她早死、晚死都是一样的结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