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零点看书>大明:哥,和尚没前途,咱造反吧 > 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无干私情(第5页)

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无干私情(第5页)

朱元璋冷笑:“不服又如何?能立局而不覆者,便是东宫之主。”

建德堂正厅,试署之议设于主席。

朱标亲列器堂三事——兵器成制、礼仪器度、内务度量;并以试官三人之制,署三月之职。

凡三月内,三人可自行决断所署之器制、设议之规,但每旬须报两案一议于东宫。

三人分别由工部、礼部、内府推举,而朱标仅点其一人。

令人侧目的,是他所点之人——

内府司器正司属,赵文宽。

一名仅五年从六品的中层,却为器物详识、度数精准者。

顾清萍私下问朱标:“为何点他?不怕惹议?”

朱标却只答:“我不是要选声名。”

“我要选一个,能真把规矩,写在尺上的人。”

试职初开十日,赵文宽所署“器度试准”一案,引来诸部目光。

其所修器准,不求新制,反列十年内旧器之耗材、耗银、耗工,细至寸厘、银两、时辰,编列《度录三十篇》,呈予器堂。

朱标观毕,未言一语,只当日夜召三案会同者十人至东宫,设案评比。

凡观录者皆叹:“此录虽不言法,却处处有法。”

“可惜出自庶吏,不为正编。”

朱标闻之,却笑道:“若今朝之政,还靠正编出法,那便不用设我这东宫。”

翌日,朱标手批一道:“赵文宽试职之录,即为器堂之准。”

“若有异议,三月之末,可堂前公议。”

此言落下,朝堂无声。

三日内,竟无人上章言异。

顾清萍一夜未眠,翌日晨起对朱标道:“您今日以一庶吏之笔,破了朝中人望之说。”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“此举虽隐,却实为‘破坛’之式。”

“您将权力,从官望中夺出,归于事。”

朱标却语气极轻:“人心既散,我便以器为线,一根一根缝回来。”

“今日缝一线,三月缝三尺,终有一日,我要让这整个朝局——不再靠名望、血脉、恩宠为尺,而是靠一把尺,一个规矩。”

朱标立于建德堂内庭,面色如常,手执一卷绢帛,缓步而入正厅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