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零点看书>大明:哥,和尚没前途,咱造反吧 > 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由朝廷裁定(第2页)

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由朝廷裁定(第2页)

“那他朱标,便已过了‘太子’的门槛。”

四月初,朱标启用蒋希远重整交籍法册,删冗录、并庶列,拟《贡籍分统三纲》,一出即惊四部。

短短十日,便得九名官生附议、七位吏曹附注,连吏部右侍郎都亲笔“可行”。

东宫初步执政之威,于此刻,真正树立。

但就在此时,密报自南京送至王府:“户部右给事中裴复,以私卷之名,密访南郊韩氏旧宅,疑为结党再启。”

朱瀚冷声一笑,唤来黄祁:“动静还是来了。”

“你去传顾远堂,告诉他——那封旧《安民策》,是时候‘再写一篇’了。”

黄祁一怔:“王爷,是要让顾家重入局?”

朱瀚缓缓抬头:“东宫要撑起这张‘实政’的大网,就不能只靠士人之书、议者之声。”

“还得靠——门阀的投子。”

“顾家曾忌讳太子是新朝所立之主,如今若再动,那便是真投了心。”

五日后,《安民续略》呈于朱元璋御案之上,落款顾远堂。

其中一章,名曰《政责并明议》。

末章一语,道破当世:“政之正,不在新旧;用之可,不在寒显。”

“但得一言成制,一人可行,朝野之势——始归一心。”

朱元璋看完,久久未语,良久之后,竟亲批两字:“允之。”

建德堂内,朱标读到此批,放下简册,静默许久。

顾清萍轻声道:“顾家愿动了。”

朱标却摇头:“不是他们动了,是我……”

“已经没有退路。”

“今日之后,不只是‘问政’,是‘执政’。”

“我将再不能只问对错,而要决是非。”

顾清萍抬眸,望向他:“那您怕吗?”

朱标缓缓道:“我不怕事,也不怕责。”

“我怕的,是我手中执笔时——再无人敢与我说一个‘不’字。”

她凝视他许久,轻声一笑:“您若真怕,便不会成这个局。”

“能驾东风者,不能惧浪。”

而此刻,王府书房之中,朱瀚负手立于卷架之前。

他目光沉静如夜,黄祁轻声问道:“王爷,您布的这一局,终于成了东宫实权之根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