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家主上最是惜才,别说你曾是主簿,就算是个乞丐、匠人、商贾、老朽,只要有才华,我家主上照用不误!”
高楷哭笑不得。
王景略却神色肃然:“草民出身河北,虽然人微言轻,但也想着为国效力,终结乱世。”
“原本打算投靠燕帝,若他不弃,草民必全力辅佐。”
“如今,草民来到潞州,便是仰慕秦公威名,愿效犬马之劳。”
高楷郑重道,“得景略投靠,实乃我之大幸。”
“如今,我正要攻取河北道,不知景略有何教我?”
“秦公言重了,草民见识浅陋,不敢称教。”王景略谦逊道。
“依草民愚见,秦公攻取河北道,必走滏口径、井径二路。”
“何以见得?”高楷笑问。
王景略侃侃而谈:“草民不才,从秦公屯兵潞州,可看出几分端倪。”
“从潞州出发,走滏口径,可夺取相、魏诸州膏腴之地。”
“亦可从永济渠北上幽州,不惧运粮之忧。”
“至于井径,若不出草民所料,秦公必定委任并州许刺史,统领全军。”
“这……”众人交头接耳,一片哗然。
此人三言两语,竟将他们此前谋划尽数道出,分毫不差。
崔皓有些不服气:“这等推论,不过误打误撞罢了。”
“我却有一事相询,请王主簿解惑。”
“崔少监请说。”王景略作洗耳恭听之状。
崔皓沉声道:“请教王主簿,天下大势如何?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这可不好回答,一旦有所不知,必然让人笑话。
杨烨正想打个圆场,却见王景略毫不露怯,径直说道。
“纵观天下,可为秦公劲敌者,惟有两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