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了两天,孙定南火急火燎地从作坊回来,等看到孙伯民,那一个激动。
孙伯民也好激动,搂着孙定南说道:“南哥儿,黑了,瘦了,受苦了。你阿爷可挂念着你,很想知道你的情况。见你平平安安,我也放心了。”
一边的孙山:。。。。。
跟在他身边,哪里不平安。
老乡见老乡,两眼泪汪汪。
孙定南欢喜地说:“老太爷,我也好高兴见到你。让阿爷挂心是我的不是,家里一切都好?”
孙三叔撇了撇嘴,村长那个老头肯定好了。越活越精神足。比不少后生的身板子还硬朗,对付村民,更是狠辣。
稍微做了些看不顺眼的事,便逮住人大声的骂。
以前仗着是村长的身份为所欲为,现在仗着山子的官身更是为所欲为。
连他这个三老太爷都不放在眼里。
孙三叔想到自己是偷偷地跑到沅陆县,等回去后,肯定被村长惩罚。
屁股不由地一紧,已经感受到棍杖打下来的疼痛。
哎呦,好不想回孙家村,好想跟在山子身边吃香喝辣。孙三叔暗暗下定决心,一定要死缠烂打留在孙山身边。
孙伯民乐呵呵地说:“好,家里一切都好,勿要挂心。呵呵,这是村长大伯给你的信,给你捎带的东西。记得看完后,回信,有什么带回家的也尽快准备,表叔要回去了。”
孙定南激动地接过包裹,眼眶红红地说:“老太爷,我知道了。”
等走出院子,看到小肥妹和小黑妹,更是激动了。不由地想到家里的几个娃子,也不知道听不听话。
孙定南正在写信回家时,孙山正领着虎鸣去见邓教谕。
本来还想着等陈表叔走后,慢慢安排。
只是虎鸣想进步的心太急切了,整日嘟嚷着要上学。
德哥儿羡慕地说:“山子,真羡慕你有个好读书的儿子。我就从未见过有学生求着上学的。”
德哥儿在县学上班,遇到过形形色色的学生不计其数,就是没见过像虎鸣这样玩不住,非要上学的娃子。
啧啧~~莫非这就是言传身教?
因为孙山爱读书,所以虎鸣青出蓝胜于蓝,比孙山更进一步,吵着要读书?